脯组词,脯字组词带拼音及词语解释
脯组词,今天小学生网小编娜娜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关于汉字《脯》的组词列表,希望下面整理的脯字组词资料及词语解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。 脯字简介 基本解释 ● 脯 fǔ ㄈㄨˇ ◎ 肉干:鹿脯。兔脯。 ◎ 水果蜜渍后晾干的成品:果脯。杏脯。 英文翻译◎ 脯 chest dried meat preserved fruit 脯组词白脯(bái fǔ):淡干肉。《云笈七籤》卷六五:“又斋三日,以清酒五斤、白脯一二斤祠灶神矣。” 膊脯(bó fǔ):干肉。 汉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求雨》:“其神 共工 ,祭之以生鱼八,玄酒,具清酒、膊脯,择巫之清洁辩言利辞者以祝。”按,《墨子·备梯》:“管酒块(或作槐)脯,寄于 大山 。” 孙诒让 间诂:“疑当作‘澄酒膊脯’。澄省作登,与管形近而误。膊与槐、块形亦相似。” 豆脯(dòu fǔ):豆腐。 清 唐训方 《里语徵实》卷中上:“﹝豆脯﹞ 汉 淮南王 造。《稗史》:‘ 刘安 作豆脯,俗作腐,非。腐,烂也。当作脯,象其似肉脯也。’” 锻脯(duàn fǔ):加姜桂并捶捣以制成的肉干。《周礼·天官·内饔》“凡掌共羞、脩、刑、膴、胖、骨、鱐,以待共膳” 汉 郑玄 笺:“脩,锻脯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谓加薑桂锻治之。若不加薑桂不锻治者,直谓之脯。” 肥脯(féi fǔ):肥美的干肉。 晋 束晳 《劝农赋》:“受饶在于肥脯,得力在于美酒。” 福脯(fú fǔ):祭祀用的干肉。 汉 应劭 《风俗通·山泽·五岳》:“皆太守自侍祠……福脯三十胊,县次传送京师。” 脯子(pú zǐ):◎ 脯子 púzi[breast meat of chicken,etc.] 鸡(鸭)胸脯。也指胸部肉鸡脯子 脯资(fǔ zī):干肉和粮食。亦泛指食物。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吾子淹久於敝邑,唯是脯资餼牵竭矣。” 杜预 注:“资,粮也。”一说,“脯资”当为“斧资”,即旅费。见 沉钦韩 补注。 脯斮(fǔ zhuó):犹切肤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代梁国府僚劝进笺》:“卿士怀脯斮之痛。” 脯枣(fǔ zǎo):干肉和枣类果品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今陛下可为观,如 緱氏城 ,置脯枣,神人宜可致。” 脯掾(fǔ yuàn):精于烹饪,善治干肉的公厨主管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官志》:“ 何敬洙 帅 武昌 时,司仓 彭湘杰 习知膳味,就中脯腊尤殊, 敬洙 檄掌公厨,郡中号为脯掾。” 脯脩:1.干肉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以脯脩置者,左胊右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脩亦脯也。” 宋 陆游 《鸱鸦》诗:“巡檐攫脯脩,入舍掠膾炙。”《明史·后妃传一·太祖孝慈高皇后》:“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,无所乏絶,而己不宿饱。”2.犹修脯。泛指学费。 清 吴定 《重建古紫阳书院记》:“復约绅士请于所司,于盐荚之例应动支者,岁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两,为多士久长脯脩之费。”参见“ 脩脯 ”。 脯羞(fǔ xiū):干制的肉类食品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“乾豆上,奏登歌” 唐 颜师古 注:“乾豆,脯羞之属。” 脯修(fǔ xiū):(1).干肉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以脯脩置者,左胊右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脩亦脯也。” 宋 陆游 《鸱鸦》诗:“巡檐攫脯脩,入舍掠膾炙。”《明史·后妃传一·太祖孝慈高皇后》:“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,无所乏絶,而己不宿饱。”(2).犹修脯。泛指学费。 清 吴定 《重建古紫阳书院记》:“復约绅士请于所司,于盐荚之例应动支者,岁捐白金三千七百二十两,为多士久长脯脩之费。”参见“ 脩脯 ”。 脯鮝(fǔ xiǎng):淡干的乌贼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鳞四·乌贼鱼》﹝释名﹞引 吴瑞 曰:“盐乾者名明鮝,淡乾者名脯鮝。” 脯饩(fǔ xì):干肉和生肉。《南史·张永传》:“朝廷所给赐脯餼,必棊坐齐割,手自颁赐。” 脯脡(fǔ tǐng):条状的干肉。 明 张煌言 《代内人狱中有寄》诗:“上堂洁脯脡,下堂代斑襴。” 脯田(fǔ tián):枯干的田。专指严冬天寒地冻,土地缺乏养料时所耕之田。《齐民要术·耕田》引 汉 《氾胜之书》:“秋,无雨而耕,絶土气,土坚垎,名曰腊田。及盛冬耕,泄阴气,土枯燥,名曰脯田。脯田与腊田皆伤。” 脯肉(fǔ ròu):泛指肉食。《周礼·天官·外饔》:“师役,则掌其献赐脯肉之事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脯,籩实;肉,豆实。献有脯肉,若《量人》从献脯燔之等;赐有脯肉,若《膳夫》肉脩颁赐之等是也。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记》卷一:“断不食脯肉,亦被怪,不得不説。” 脯糗(fǔ qiǔ):脯糒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谢赐药启》:“蒙灵药之赐,惠非 河间 ;谬仙使之屈,恩逾脯糗。”《南史·顾觊之传》:“ 汉明帝 天子之尊,犹祭以杅水脯糗。” 清 方文 《宋遗民咏·张毅父千载》:“僦舍近囚所,时时进脯糗。”参见“ 脯糒 ”。 脯腊(fǔ là):(1).干肉。《周礼·天官·腊人》:“掌乾肉,凡田兽之脯腊、膴胖之事。” 郑玄 注:“薄析曰脯。棰之而施薑桂曰锻脩。腊,小物全乾也。”《齐民要术·脯腊》“作五味脯” 缪启愉 校释:“关於脯和腊,混称时都是乾肉,分指则有别……大动物析成条片的叫做‘脯’,小动物全作的叫做‘腊’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大内》:“凡饮食时新花果、鱼虾鳖蟹、鶉兔脯腊、金玉珍玩衣著,无非天下之奇。”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 尧 舜 至圣,身如脯腊; 桀 紂 无道,肥肤三尺。”(2).引申为皮肉干枯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金玉在九窍,则死人为之不朽;盐滷沾於肌髓,则脯腊为之不烂。” 脯脍(fǔ kuài):犹脯醢。《南齐书·文学传·丘巨源》:“若使 桂阳 得志,民若不轘裂军门,则应腰斩都市,婴孩脯膾,伊可熟念。”参见“ 脯醢 ”。 脯酒(fǔ jiǔ):酒肉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春以脯酒为岁祠。” 唐 韩愈 《谒衡岳庙》诗:“升阶傴僂荐脯酒,欲以菲薄明其衷。” 脯酱(fǔ jiàng):肉酱。 唐 韩愈 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诗:“中盘进橙栗,投掷倾脯酱。” 脯醢(fǔ hǎi):(1).佐酒的菜肴。《周礼·天官·膳夫》:“凡王之稍事,设荐脯醢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脯醢者,是饮酒肴饈,非是食饌。”《隋书·礼仪志三》:“驾将至,委奠币,荐脯醢,加羊於軷,西首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斋毕开素》诗:“佐以脯醢味,间之椒薤香。”(2).古代酷刑。处斩之后剁肉成泥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曷为与人俱称帝王,卒就脯醢之地也。” 脯羹(fǔ gēng):肉羹;肉汁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脯羹兔醢。” 孔颖达 疏:“‘脯羹兔醢’者,脯羹即上析脯为羹,以兔醢配之。” 脯燔(fǔ fán):干肉和烤肉。《周礼·夏官·量人》:“凡祭祀响宾,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。” 贾公彦 疏:“燔虽不贯,亦是炙肉。” 脯糒(fǔ bèi):干肉和干粮。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:“万年之后,埽地而祭,杅水脯糒而已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“ 昭 善史书,与 钟繇 、 邯郸淳 、 卫覬 、 韦诞 并有名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 淮 因与脯糒及衣,不取其衣,取其脯一胊,糒一升而止。” 干脯(gàn fǔ):即肉干。《诗·大雅·凫鹥》“尔殽伊脯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事尊不敢以褻美之味,直以所泲之酒及乾脯而已。” 干脯(gàn fǔ):即肉干。《诗·大雅·凫鹥》“尔殽伊脯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事尊不敢以褻美之味,直以所泲之酒及乾脯而已。” 瓠脯(hù fǔ):瓠瓜干。 晋 程晓 《赠傅休奕》诗:“厥醴伊何,玄酒瓠脯。”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玄酒忘劳甘瓠脯,何以咏恩歌且舞。” 果脯(guǒ fǔ):◎ 果脯 guǒfǔ[preserved fruit;candied fruit] 桃、杏、梨、枣等水果加糖或蜜制成的食品的统称 醢脯(hǎi fǔ):肉酱和干肉。 清 归庄 《噫嘻》诗之一:“招魂无衣裳,奠尸缺醢脯。” 火脯(huǒ fǔ):烤熟的肉干。《礼记·内则》“布牛肉焉” 汉 郑玄 注:“熬於火上为之也,今之火脯似矣。” 进脯(jìn fǔ):上肉食。 刘半农 《学徒苦》诗:“一日三餐,学徒侍食进脯。” 酒脯(jiǔ fǔ):酒和干肉。后亦泛指酒肴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盟》:“既盟,则为司盟共祈酒脯。” 唐 韩愈 《祭竹林神文》:“谨以酒脯之奠,再拜稽首,告於竹林之神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食难》:“今者贾客满堂,酒脯在厨,日得微利以活家人。” 敛脯(liǎn fǔ):社日饮食。 宋 陈造 《房陵》诗之七:“丁寧向去坐年日,要似如今敛脯时。”自注:“年日饮食曰坐年,社日曰敛脯。” 麟脯(lín fǔ):干麒麟肉。 晋 葛洪 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坐定,召进行厨,皆金盘玉杯,餚膳多是诸花果,而香气达於内外。擘脯行之如栢灵,云是麟脯也。” 宋 刘过 《四犯剪梅花·上建康钱大郎寿》词:“麟脯杯行,狨韉坐稳,内家宣劝。” 清 周亮工 《己丑佟怀东斋中分得麻姑降蔡经家》诗:“未能控鹤分麟脯,愿见牵牛渡鹊梁。” 漏脯(lòu fǔ):隔宿之肉。古人认为此肉为漏水沾湿,有毒,食之可致人命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答难养生论》:“故嗜酒者自抑於鴆醴,贪食者忍饥於漏脯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微旨》:“漏脯救饥,鴆酒解渴,非不暂饱,而死亦及之矣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云翠仙》:“故以善规人,如赠橄欖;以恶诱人,如餽漏脯也。” 鹿脯(lù fǔ):鹿肉干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牛脩,鹿脯,田豕脯,麋脯,麕脯。” 郑玄 注:“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饮食果子》:“点羊头、脆筋巴子、薑虾、酒蟹、獐巴、鹿脯、从食蒸作、海鲜时菓。” 清 何镛 《乘龙佳话·宾筵》:“真个鹿脯豹胎,麟肝凤髓,无一不陈。” 麋脯(mí fǔ):干麋肉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牛脩、鹿脯、田豕脯、麋脯……皆有轩,雉免皆有芼。” 郑玄 注:“脯,皆析乾肉也。” 宋 苏辙 《巫山庙》诗:“神仙洁清非世人,瓦盎倾醪荐麋脯。” 螟脯(míng fǔ):墨鱼鲞。墨鱼的干制食品。经剖开去掉内脏后晒干而成。 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辨证·伪墨艾纳》:“乌贼鱼暴乾,俗名螟脯。” 乾脯:即肉干。《诗·大雅·凫鹥》“尔殽伊脯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事尊不敢以褻美之味,直以所泲之酒及乾脯而已。” 獾脯(huān fǔ):獾肉干。 宋 王安石 《北客置酒》诗:“山蔬野果杂飴蜜,獾脯豕腊加炰煎。” 肉脯(ròu fǔ):◎ 肉脯 ròufǔ[jerky] 肉干 朊脯(ruǎn fǔ):胃脯。 鳝脯(shàn fǔ):鳝鱼干肉。 膳脯(shàn fǔ):泛指食物。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梁瑶峰》:“其抚 湘 时,其家人索属下贿不遂,故意阻其膳脯,以激公怒,而公枵腹终日,初无怨嗟。” 市脯(shì fǔ):(1).买来的肉食品。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沽酒市脯不食。”(2).买肉。 宋 欧阳修 《憎苍蝇赋》:“峻宇高堂,嘉宾上客,沽酒市脯,铺筵设席,聊娱一日之餘闲。” 宋 岳珂 《桯史·紫宸廊食》:“一日长春节,欲尽宴廷绅,有司以不素具奏,不许,令市脯,随其有以进。” 束脯(shù fǔ):春秋 时 晋大夫 赵盾 猎于 首山 ,见桑荫下有饿人,赐之肉脯,受而弗食。问其故,曰“臣有老母,将以遗之”, 赵盾 复与之肉脯二束。后翳桑之饿人为 晋灵公 甲士, 灵公 将杀 赵盾 ,甲士倒戈,护之逃走。事见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、《吕氏春秋·报更》。后以“束脯”为施恩获报的典实。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 僖负羈 以壶餐表其閭, 赵宣孟 以束脯免其躯,礼不隆而德有餘。”《后汉书·崔駰传》:“ 原衰 见亷于壶飱, 宣孟 收德于束脯。” 笋脯(sǔn fǔ):把笋煮熟晾晒、加以调料的食物。 元 虞集 《奉别阿鲁灰东泉学士游瓯越》诗:“笋脯尝红稻,蓴羹斫白鱼。” 清 陈维崧 《五月词》:“五月 荆 南饶好味,笋脯茶油、都上 蛟桥市 。细切黄瓜凉欲嚏,厨香正熟长腰米。” 清 王士禛 《香祖笔记》卷六:“ 越 中笋脯,俗名素火腿,食之有肉味,甚腴。” 苔脯(tái fǔ):水苔晒干为脯,可食。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十·陟厘》﹝集解﹞引 寇宗奭 曰:“陟釐,今人乾之,治为苔脯,堪啗。青苔亦可作脯食,皆利人。” 胃脯(wèi fǔ):食物名。将羊肚煮熟,和以五味,晒干而成。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胃脯,简微耳, 浊氏 连骑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晋灼 曰:“太官常以十月作沸汤燖羊胃,以末椒薑粉之讫,暴使燥,则谓之脯。” 芗脯(xiāng fǔ):以香料烹制的肉脯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鉅鑊汤,以小鼎薌脯於其中。” 郑玄 注:“薌脯,谓煮豚若羊於小鼎中,使之香美也。谓之脯者,既去皽,则解析其肉使薄,如为脯然。” 杏脯(xìng fǔ):用杏子制作的蜜饯。 胸脯(xiōng pú):◎ 胸脯 xiōngpú[chest] 胸部;胸膛 修脯(xiū fǔ):旧时称送给老师的礼物或酬金。修,通“ 脩 ”。干肉。 清 顾炎武 《与潘次耕札五首》之二:“今以百金之修脯,而自儕於狎客豪奴,岂特飢渴之害而已乎?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三》:“然必孤贫之士乃容执贄,修脯皆无,几簞瓢屡空,晏如也。” 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闺房记乐》:“ 芸 既长,嫻女红,三口仰其十指供给, 克昌 从师修脯无缺。”参见“ 脩脯 ”、“ 束脩 ”。 燕脯(yàn fǔ):燕肉干。传说龙嗜食之。 唐 李商隐 《利州江潭作》诗:“ 河伯 轩窗通贝闕,水宫帷箔卷冰綃。他时燕脯无人寄,雨满空城蕙叶雕。”参见“ 烧燕 ”。 遗脯(yí fǔ)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初, 宣子 ( 赵宣子 )田於 首山 ,舍于翳桑。见 灵輒 饿,问其病,曰:‘不食三日矣。’食之,舍其半。问之,曰:‘宦三年矣,未知母之存否。今近焉,请以遗之。’使尽之,而为之簞食与肉,寘诸橐以与之。”后以“遗脯”用为舍食遗母之典实。 清 丘逢甲 《漫遣三迭前韵》:“广柳佣衣亡将伏,骫桑遗脯饿人斯。” 鱼脯(yú fǔ):鱼鲞。 明 朱朴 《大麦谣》:“君不见城中官长不忧畊不忧织,日日公堂命筵席,肉羹鱼脯嗔变色,怒把里翁鞭四十。” 徐朝夫 《出租人》:“在我家里,不说鱼脯海参,一天半斤肥肉是笃定有的。” 枣脯(zǎo fǔ):枣子制成的果干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 楚庄王 之时,有所爱马,衣以文绣,置之华屋之下,席以露牀,啗以枣脯。”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种枣》:“枣脯法:切枣曝之,乾如脯也。” 宋 苏轼 《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》诗:“屈居华屋啖枣脯,十年俯仰龙旂前。” 元 吴莱 《忆寄方子清》诗:“生徒脩枣脯,祭品受葅臡。” 榛脯(zhēn fǔ):泛指果品和菜肴。脯。干肉。 明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剪发延宾》:“你北堂截髮供榛脯。” 瘃脯(zhú fǔ):腊肉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脯腊》:“﹝作五味脯法﹞用牛、羊、麞、鹿、野猪、家猪肉,或作条,或作片……腊月中作条者,名曰‘瘃脯’,堪度夏。” 脯氨酸(fǔ ān suān):◎ 脯氨酸 fǔ ānsuān[proline] 将蛋白质水解而制得的一种氨基酸 河祗脯(hé zhī fǔ):干鱼的别名。《事物异名录·饮食·干鱼》引 宋 王子韶 《鸡跖集》:“ 武夷君 食河祗脯。”原注:“乾鱼也。” 梅花脯(méi huā fǔ):食品名。 宋 林洪 《山家清供·梅花脯》:“山栗、橄欖,薄切同拌,加盐少许同食,有梅花风韵,名梅花脯。” 拍胸脯: 苹果脯: 苹果脯píng guǒ pú苹果脯的工艺流程选料→分级→去皮→切瓣→去籽巢→浸泡→抽空→糖煮→糖渍→烘烤→挑选→包装。3.操作方法(1)选料、分级 以选用新鲜饱满,成熟度为九成熟酸分偏多,褐变不显著的耐煮红玉、国光等品种为好。剔除病虫害果和腐烂果,按果实横径的大小分级,其中75mm以上为一级,65mm—74mm为二级,64mm以下为三级。分级后的果品要分别进行加工处理。(2)去皮、切瓣、去籽巢 洗净苹果后用去皮机旋去果皮,去皮厚度不得超过1.2mm,二级、三级果纵切为2瓣,一级果纵切为3瓣,用果心刀挖净籽巢与梗蒂,修去残留果皮。(3)浸泡 将切分好的苹果浸入质量分数为0.1%的氯化钙(或质量分数为1.5%的石灰液)和质量分数为0.3%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,进行硬化与护色处理,时间为10h—15h,肉质坚硬的苹果可不作硬化处理。经过处理的果瓣,要充分漂洗,脱除残留的化合物。(4)抽空 用真空罐对果块进行真空处理,抽空液(糖水)的质量分数为20%,温度为40℃,糖水与果块之比为1.2:1,也即在真空罐中糖水浸没果块为度。抽空时真空度为93.325kPa—95.992kPa,抽空时间为20min—30min,停止抽气恢复常压后静置浸泡15min。(5)糖制 苹果组织较紧密,一般采用多次加糖一次煮成法煮制,即先在不锈钢夹层锅中配制质量分数为35%—40%的糖液25kg,煮沸后将处理过的50kg—60kg苹果瓣倒入。煮沸后浇入质量分数为50%的凉糖液5kg,如此反复3次,每次间隔约10min。待果块表面有皱纹出现,便可加糖煮制。加糖分6次进行,每次加糖都在沸腾时进行,每次间隔约5min。前两次各加糖5kg,中间两次各加糖6kg,并加入少量的冷糖液,使锅中的糖液暂时停止沸腾,因稍微降低温度,果块内部蒸汽压力减小,有利于渗糖脱水,加快糖制速度。第5次只加糖6kg。第6次加糖7kg,煮制20min,当果肉呈浅黄色时,连同糖液倒入缸中,浸渍48h,待果块透明发亮时,即可出锅烘烤干燥。(6)烘烤 糖渍完毕后,将果块捞出,沥去果块表面糖液,放在烘盘内,送入烤房进行干燥,以蒸发水分,提高含糖量。烘房温度应控制在60℃—70℃,烘烤期间进行2次翻盘,使之干燥均匀。当烘烤至果块含水量为17%—18%、总糖含量为70%—85%时,即可终止干燥。整个烘烤时间约为28h—32h。(7)挑选、包装 剔除焦糊片、碎片等不合格产品,根据苹果脯产品质量要求进行分级,然后按照不同要求进行包装。4.质量要求要求苹果脯表面不粘手,果肉带韧性,果块透明,呈金黄色,不返砂,不流糖液,含水量为17%—18%,含糖量为65%—70%,食之酸甜适口。5.注意问题在苹果脯的加工过程中,由于苹果品种的不同或操作不当,常常使产品规格不一,或达不到要求标准。比较常见的问题是返砂、流糖、煮烂和皱缩。(1)返砂与流糖 返砂是糖化酶制品中的液态糖化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,其质量分数达到过饱和状态时出现糖结晶的一种现象。它是由于制品中蔗糖含量过高而转化糖不足造成的。相反,苹果中转化糖含量过高,在高温和潮湿的季节里容易吸潮,会形成流糖现象。成品中蔗糖与转化糖含量之间的比例,取决于煮制果块时糖液的性质,影响转化糖的因素是糖液的PH值与温度,当PH值在2.0—2.5之间,加热时就能促使蔗糖转化形成转化糖。(2)煮烂与皱缩 苹果脯的软烂除与品种有关外,成熟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,过生与过熟苹果都容易煮烂。因此,采用适当成熟度的苹果为原料,是保证苹果脯质量的前提。皱缩的原因主要是“吃糖”不足,干燥后出现皱缩干瘪。克服苹果脯皱缩的办法是在糖制过程中分次加糖,使糖液质量分数逐渐提高,并延长浸渍时间。 肉脯子(ròu pú zǐ):指供食用的禽畜等胸部的肉。《红楼梦》第三七回:“ 黛玉 笑道:‘你们快牵了他来燉了肉脯子来吃……他自称“蕉下客”,可不是一隻鹿么?快做了鹿脯来!’”参见“ 脯2子 ”。 松皮脯(sōng pí fǔ):用松皮里层含脂部分作香料晒制的肉干。 唐 王绩 《食后》诗:“始暴松皮脯,新添杜若浆。”参见“ 松皮 ”。 追复脯(zhuī fù fǔ):脯名。传说食一片而复生一片,故名。《神异经·西北荒经》:“西北荒有遗酒、追復脯焉,其味如鹿獐,食一片,復一片。”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》:“脯追復而不尽,犊稍割而无伤。” 凤胏麟脯(fèng fèi lín fǔ):凤凰和麒麟的肉。指珍贵的食品。 漏脯充饥: 肉山脯林: 束蒲为脯: 四脯着地(sì fǔ zháo dì):见“ 四铺子着地 ”。 送爵荐脯(sòng jué jiàn fǔ):古代新妇婚后第二天初见舅姑时,先行祭礼,而后舅姑用酒食劳之。见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三七:“古者舅姑饗妇,行一献之礼,送爵荐脯,直用主宾相酬酢者处之。诚以付託之重,莫敢不敬也。” 玄酒瓠脯: 郁肉漏脯: |